壓力與流量的關系直接決定了液壓齒輪泵選型的核心邏輯,選型時需圍繞 “壓力匹配負載需求,流量匹配速度需求",同時兼顧二者在實際應用中的負相關特性,避免選型過大或過小。
這個問題很關鍵,直接關聯到設備能否高效運行和成本控制,理解它能幫你選到性價比zui 優的泵。
壓力和流量分別對應液壓系統的不同核心需求,選型第一步需先單獨確定二者的參數,再匹配泵的規格。
按 “壓力" 確定泵的額定壓力
首先計算系統所需的最大工作壓力,即克服負載(如重物重量、摩擦力)所需的最高壓力。
選型時,泵的額定壓力必須大于系統最大工作壓力(通常預留 10%-20% 的余量),避免泵長期在超壓狀態下工作,導致泄漏增加、壽命縮短。
例如:系統最大工作壓力為 16MPa,應選擇額定壓力≥18-20MPa 的齒輪泵,而非 16MPa 的泵。
按 “流量" 確定泵的排量與轉速
先根據執行元件(如油缸、馬達)的目標運動速度,計算系統所需的最小流量。公式為:所需流量 = 執行元件排量 × 執行元件目標轉速(或速度換算后的流量需求)。
結合驅動電機的固定轉速(如常見的 1450r/min、2900r/min),通過 “泵排量 = 所需流量 ÷ 電機轉速" 計算出所需的泵排量。
選型時,泵的理論流量需大于等于系統所需流量(預留 5%-10% 余量,補償實際泄漏),確保執行元件能達到目標速度。
由于實際中壓力升高會導致流量下降,選型時需額外考慮這一特性,避免實際流量不足。
高壓工況需放大流量選型
若系統長期工作在高壓區間(如接近泵的額定壓力),泄漏量會顯著增加,實際流量下降明顯。
此時選型需適當提高泵的理論流量(如比計算值高 10%-15%),抵消高壓下的流量損失,確保執行元件速度不低于設計值。
例如:系統高壓工況下計算需 100L/min 流量,若泵在該壓力下容積效率為 85%,則需選擇理論流量≥118L/min(100÷0.85)的泵。
避免 “大馬拉小車" 的低效選型
壓力與流量的乘積決定了泵的輸出功率,選型時需通過功率驗證,確保電機和泵的功率匹配。
計算系統所需功率:液壓功率(kW)= 工作壓力(MPa)× 實際流量(L/min)÷ 60。
匹配電機功率:電機額定功率需大于系統所需功率(預留 15%-20% 余量),避免電機過載。
驗證泵的功率上限:確保所選泵的額定功率能覆蓋系統所需功率,防止泵因功率不足而損壞。